关于制造业新思维和工业互联网机理的一点思考(上)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工业互联网即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局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带来了新的业务模式,也带来了新的思维模式。对此笔者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诚恳的欢迎探讨与指正。
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制造业新思维
就像精益制造不仅仅是一种制造模式,更是一套管理哲学一样,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先进制造也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代表着思维上的转变。ICT技术的应用是融合之“术”,ICT思维的移植则是融合之“道”。ICT思维与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等传统制造业思维结合,催生了制造业新思维。“新”体现为三个特征:智能、弹性和服务。对于制造业乃至实体经济的资源组织、要素分配、业务创新来说,智能、弹性和服务既是途径也是目标。
(一)智能是信息时代先进制造的运转形态
智能是信息社会的主题词,它的背后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创新与排浪式应用。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智能化就成为制造业持续追求的目标,出现了多智能体、虚拟制造、集成制造、分布式数控、人机协同等新型技术、模式和构想,实现自诊断、自决策、自组织、自学习等一直是智能制造的努力方向。但这种智能制造没有超越工厂级自动化的范畴,更多局限于设备层和系统层,也可以说始终停留在自动化制造的延伸线上。
今天和未来的智能化,是广泛联网下基于大数据全样本的深度智能,是从底层的设备运行到顶层的全产业要素配置的全面智能,这种智能已经不仅仅是自动化的范畴,而是通信、软件、自动化甚至商业运营本身的结合;这种智能也已经不仅仅是几家大型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垄断的寡头智能,而是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智能。正因如此,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软件商、通信商、服务商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参与到工业活动中,不断冲击着工业几百年构筑起的只留了几个城门的古老城墙。
从事工业相关活动的各级决策者,如果想要不被淘汰,都终将或主动或被动的接受一个观念然后去指导实践,那就是如何使自己所在的环节、以及本环节与外部环节的交互中,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率的管控、更低成本的组织和更逼近真实结果的预测。
(二)按需是信息时代先进制造的交互导向
供需不匹配是长期困扰经济活动决策者、参与者的一大顽疾,特别在工业活动中,供需不匹配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由于无法实现销售的动态精准调整而带来的库存积压。供需不匹配的因素可以归结两大类,信息不对称和能力不满足。
信息不对称自古以来就是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客观现象,甚至可以说,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程,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战争成败就是典型例子。因此,信息不对称不可能被消除,因为存在主观因素导致的不对称,但互联网技术可以很大程度弱化客观因素(如地理限制)导致的不对称,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交互渠道更加直接、扁平、低成本。但这只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供需平衡的初级方式——解决信息畅通的问题。
能力不满足,即面对供需之间的变化,受资产拖累、既成布局、行为习惯等影响无法对预先安排进行动态调整。工业生产中,对资源配置的数量、比例、方式往往需要预先确定,但面对外在变化缺乏弹性,进而陷入两难境地。如对软件的购置、对产线的布局,往往投入成本、改造成本都很高,但在实际使用中却可能出现长期闲置导致的浪费。信息技术一大理念就是解耦,越是松耦合,灵活性越强(插一句,我认为毕昇活字印刷可以说是信息领域最早的解耦)。通过应用的载体与应用本身相剥离,资产专用性减弱而适配性增强,从而实现轻量化,进而有可能根据需要灵活配置和调整。如云计算实现了软硬件资源像用电用水一样的弹性供给,开发者和运营者不需要预先花费昂贵的购置费用,在实现企业轻资产转变的同时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本身。再如SDN/NFV实现了数据与控制分离、应用与系统分离、软件与硬件分离,使网络资源能够按需、灵活调配。解决资源的弹性供给问题,我称为信息技术实现供需平衡的高级方式。
曾经,ICT领域大量借鉴工业工程思维,催生了软件工程这门学科;今天,ICT领域的开发运营新理念新模式正在随着技术本身不断运用,改造着工业的思维方式。从SaaS、PaaS、IaaS到制造即服务、设备即服务,从软件定义网络到软件定义机器、软件定义世界,以租代买、按需获取、软硬分离、动态调整将逐渐成为企业管理者的思维逻辑,反过来不断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来组织资源、安排生产、开展业务。
(三)服务是信息时代先进制造的价值主张
关于服务的定义有很多。这里我认为,服务是提供方为了满足接受方需要而进行的无形交互过程。服务的特点,一是按需,如果不是用户自身所需或者创造出用户所需,那便不是服务而是骚扰。二是交互,服务应当是双向的而非单向,这是供求双方形成闭环的前提。三是无形,这是与大多数产品的一个区别,即产品具有有形实体(软件产品是个例外)。四是过程,这是与产品的另一个区别,过程具有持续性,而产品本身则是离散性的,以离散性的产品为节点,形成持续性的连线,就实现了基于产品的服务。
传统制造业主要以产品为价值承载,在信息技术广泛深度应用的条件下,“产品+服务”成为制造企业价值追求的“双核”,服务化的思维注入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极大延长了价值链条,拓展了价值空间。产品诞生之前,利用互联网将用户参与到设计研发环节,实现所谓个性化定制,实际上是一种服务思维导向的体现。产品诞生之后,信息技术使得产品成为服务延伸的桥头堡,即上文提到的连点成线,使企业有能力与用户开展一系列深度交互,比如预测性维护、设备租赁。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正是无形的、持续的、深度的服务,为制造业的保值增值盘活了存量、扩大了增量,而越是高价值产品、其相关服务所能拉动的价值增量越大。同时,“产品+服务”的价值主张也使供需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最终模糊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的边界,甚至给未来的产业划分、统计体系带来了新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用户不仅仅是消费者,也包括企业用户;而产品不仅仅是消费品,也可能是工业品、也可能是整体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将更加追求质量和效益,而不仅仅是规模和数量,将更加追求对人的解放,体现人文关怀,而不仅仅是对人的替代。随着深度感知、泛在互联、智能交互的技术应用不断升级,随着智能化、服务化、弹性化的思维理念不断普及,制造业乃至整个传统产业终将实现在市场机制下更有计划的生产和管理。最终人类生产将从农业时代的供给不足、工业时代的产能过剩,演化到信息时代供需之间实现快速响应下的动态平衡。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王峰,工学博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政策研究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制造等相关领域政策及产业研究。联系方式:wangfeng5@caict.ac.cn。
校 审 | 陈 力、 陆 廷
编 辑 | 凌 霄
推荐阅读
快,点击阅读原文,一起涨姿势~